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推荐 > 正文内容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200字_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00字多

toied1个月前 (08-11)故事推荐3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1、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2、习俗:早在唐朝,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这些民俗。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约八百二十七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急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缠魂园,故曰中秋。”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历史悠久,为逐渐发展形成。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中已有“中秋”一词出现。祭月日期,为农历8月15日

中国古时历法的农历8月15日,是秋季中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同时,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秋季第二个月也叫“仲秋”。


后来,随着文化兴盛和文明进步,贵族和文人也跟着仿效皇家,在中秋时节,对着月亮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风俗,逐渐在民间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

直到唐朝初年,祭月、拜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

中秋节的习俗

1.祭月

2.赏月

3.拜月

4.吃月饼

5.喝桂花酒

6.吃桂花鸭

不同地方还有一些其他风俗

你好,中秋节来自于古代人们对天象的崇拜。中秋节的风俗有吃月饼、赏月、看望亲人、吃团圆饭等。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的祭月,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古代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也会在中秋节这天进行祭祀,以求来年有好的收成。

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刻舟求剑课文_二年级上册刻舟求剑原文多少页

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创作的一篇散文。阐述了应当明察当今形势,因时变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发展的观点向秦...

来自历史故事_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年级

草船借箭丶三顾茅庐丶七步成诗丶完璧归赵丶负荆请罪丶凿壁借光丶沉鱼落雁丶高功震主丶卧冰求鲤丶闭月羞花丶以下是一些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草木知威:出自《后汉书·种岱传》,指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势。比喻使人敬畏...

有意义的历史故事_有意义的历史故事400字作文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

孝敬父母的事迹简短_孝敬父母的简要事迹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1.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2.陈毅见久别的母亲,...

名言名句励志与感悟_名言名句励志与感悟短句

1、勇敢面对阳光,把大自然的阴影抛在身后。2、只要有希望,即使是最困苦、最卑贱、最被命运捉弄的人也无所畏惧。3、生活给你很多的难堪,不是针对你,而是提高你的生存技能。你看别人做什么似乎很容易,很容易成...

11维空间_11维空间是最高了吗

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将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描述为三维空间,即由长度、宽度和高度构成的空间。然而,一些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更高维度的空间概念,其中包括11维空间。11维空间是一种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抽象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