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历史故事_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年级
草船借箭丶三顾茅庐丶七步成诗丶完璧归赵丶负荆请罪丶凿壁借光丶沉鱼落雁丶高功震主丶卧冰求鲤丶闭月羞花丶
以下是一些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草木知威:出自《后汉书·种岱传》,指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势。比喻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焰。
口出不逊: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指说话出言不逊,没有礼貌。
食少事繁:出自《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指吃得少,事务却繁杂。形容工作劳苦。
口出不逊: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说话出言不逊,没有礼貌。
倒行逆施: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指违反常规进行行动,违反时代潮流或人民的意愿。
草木知威:出自《后汉书·种岱传》,指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势。比喻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焰。
口出不逊: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指说话出言不逊,没有礼貌。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3、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4、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6、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7、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8、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9、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10、马革裹尸(马援)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完壁归赵(蔺相如) 背水一战(韩信)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初出茅庐(诸葛亮)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讳疾忌医(蔡桓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