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乐不思蜀的故事_阿斗乐不思蜀的故事是什么
诗句原文如下: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 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赏析译文:
司马昭问刘禅说:"你是否很思念蜀国?"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拜见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您应哭泣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你看向西边心中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着蜀国。’于是就闭上眼睛。”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说:“这为何正像是郤正说的话呢?”刘禅听了大惊,睁大眼望着司马昭说:“的确如您所说的那样。” 左右的人都笑了。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亡国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
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
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是否思蜀,刘禅答这个地方很快乐,并不思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对他说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没有一天不想念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
因为他压根就不是蜀国人,蜀地不是他的故国,蜀国人也不拥护他,他怎么会思念蜀国呢?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是一个真实度较高的故事。讲的是三国蜀国后主刘禅投降后,一行人被司马昭(就是那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请到府上做客,其间专门安排人员表演蜀技,很多降臣偷着掉眼泪,刘禅却欢乐开怀。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地。
从蜀汉灭亡之后,后主的刘禅便还留在了成都。然钟会、姜维发动兵变之时,就让司马昭深感不安,觉得让刘禅继续留在成都,也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司马昭便派人将刘禅接到了洛阳来。
与姜维一同发动兵变的钟会
蜀汉灭亡之时,姜维被乱军所杀,蜀国上下的大臣,便死的死了,该走的都走了,只剩下了几个愿意继续孝忠于刘禅。然而这几个人地位是相对较低的,论起才智来,比平常之人稍微聪明几倍。刘禅便什么都不懂了,只懂得吃喝、享受,更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完全要靠郤正的指点。亡国之痛,在刘禅看来就好像没有发生过,其实刘禅不思念蜀国,原因是在这里。
刘禅知道大势所趋,复国无望,为保自身安全,也为保投降的一大批蜀汉旧臣的平安,他只能装傻卖楞,让司马昭知道他并无大志,只求保全自身。所以“此地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