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推荐 > 正文内容

关于节日的故事简短10 11_关于节日的故事简短10――11

toied1个月前 (08-11)故事推荐22

春节源于'年兽'。据传说,古时候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兽长期居住于深海,每年只有除夕夜才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人性命,因此,村里的人一旦到了除夕夜,几乎全部上山避难,由于山高险峻,年兽上不去高山。

    一次,有一位老婆婆因腿脚不方便,没有来得及上山,这时凶猛的年兽来到,张开血口,直扑老婆婆,突然出来一位道士,点燃一串包有红纸的'火药',直接仍在年兽身上,顿时红火乍现,年兽接触火光后,浑身哆嗦,怪叫一声后逃入海里,再也没了动静。

   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人们陆续返回,得知此消息后,从此家家放鞭炮、点红蜡烛,贴对联,年兽自此再也不敢作怪了,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随着年兽一说越传越远,春节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今年春节全家相聚,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享天伦之乐真高兴。

“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父母期盼的是儿女回家团圆。无论你在外边过的怎样,只有父母最能包容你,投进妈妈的怀抱,才能觉得家的温暖。

难忘今宵,赵本山小品,冯巩相声,牛群相声,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


每到年关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把鸡圈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谁都不敢睡觉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1. 年兽的故事:相传,每年除夕夜,一种叫做年兽的怪兽会出现,它会吃掉村庄里的人和牲畜。村民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他们在除夕夜贴红纸、点灯笼、放鞭炮,以驱赶年兽。这也成为了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2. 祭祖的故事:春节期间,人们会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年的怪兽,它会吃掉人们的庄稼和村庄。有一天,一位智者告诉村民,年怪兽怕红色和火光,村民们于是在除夕夜贴红纸、点灯笼,还燃烧火把,以驱赶年怪兽。从此,人们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祭

春节故事简短10个字:贴春联送祝福。
相传在中国古代,春节是一个庆祝丰收、祭祖和祈福的节日。人们会在家里张贴红色的春联,上面写着祝福的话语,希望能够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幸福。同时,人们还会相互拜年,送礼物,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年夜饭团圆,红包喜庆。爆竹声声,新春起航。"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喜气洋洋的时刻。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吃年夜饭,拜年,给亲朋好友红包,放爆竹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和故事,比如贴春联、年画,舞狮子,吃元宵,听刘老根相声等等。春节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更在于饮水思源,团圆和感恩。

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大怪兽,面貌狰狞,凶残,尤其喜欢吃人,人们很害怕,简直谈“年”色变。

春节传统狮舞韵律动听,家家户户张贴红色春联喜气洋洋。人们穿着新衣戴着喜庆的红帽,吃年夜饭,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烟花照亮天空,共庆新春。这是一个欢快祥和、团圆和温馨的节日,是家人和亲朋好友们相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日子。春节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和深厚,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传统。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据说是由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历史悠久。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重要传统。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年”。

相关文章

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_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50字

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_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50字

1、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

中国10个著名历史人物_中国10个著名历史人物是谁

中国10个著名历史人物_中国10个著名历史人物是谁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的“千古圣人”。孔子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秦始皇】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秦朝开国皇帝,实质也是中国的开国...

端午节文化小知识_端午节的文化知识有哪些

端午节文化小知识_端午节的文化知识有哪些

农历每月第一个逢五的日子叫初五,初有“始”“端”之意,故称“端五节”;五月初五逢两个五字,故称“重五节”;古人以干支纪月,五月称为午月,“五”与“午”为通假字,因此五月初五称为“午月端午”,又称为“重...

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故事_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

曾经有一只老母猪,生了三只小猪,小猪渐渐长大后,老母猪决定让他们独自去寻找自己的人生.第一只离开的小猪遇到了一个男人,并从他那里要了一捆稻草,然后用这捆稻草建了一栋自己的房子。不久,来了一只狼,敲了敲...

圣诞节的故事简介_圣诞节故事的由来

圣诞节的来历:  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圣诞节习俗传播到亚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现在西方在圣诞节...

幼儿故事精选100篇长篇_幼儿故事大全短篇故事

1、一小松鼠总是向小熊讨蜂蜜吃。冬天来临之前,小熊给了小松鼠一整罐蜂蜜。小松鼠说,“谢谢你哦。”然后就蹦蹦跳跳的走了。小熊憨憨地笑了笑,打了一个哈欠,睡着了。冬眠结束后,小熊伸了一个很长的懒腰。他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