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之后的皇帝_武则天之后谁继承了皇位
武则天后唐朝共有18位皇帝在位。分别是
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病笃,发动神龙革命
殇帝李重茂 被下毒暴毙身亡,仅在位17天
唐睿宗李旦 唐隆政变废殇帝,复位是为唐睿宗。其间两次登基两次让位,前后在位八年。
唐玄宗李隆基 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李旦禅位,故称帝
唐肃宗李亨 在京师以外登基重回长安
唐代宗李豫 唐肃宗长子
唐德宗李适(kuò)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原名宥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本名李瀍(chán)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xuān)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

唐朝武则天下一朝的皇帝是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假如武则天不被算为唐朝皇帝的话),他的在位时间是683年12月~684年2月和705年正月~710年5月。李显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也名李哲。一开始他被封为周王,后来改为英王。他的两位哥哥李弘和李贤的太子地位被废黜后李显成为太子,并以太子在高宗死后于继位。
李显继位后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与武则天抗衡。他的主要支持人是他的皇后韦皇后的亲戚。他打算将韦皇后的父亲韦元贞提拔为侍中,遭到武则天亲信裴炎的反对。李显怒下说,假如他愿意,可以将天下给韦元贞。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他废黜。李显被贬为庐陵王,软禁在均州和房州。699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705年,迫于大臣和将军的威胁,武则天将皇帝位传给李显。李显恢复唐为国号。
李显坐皇位。
李显因神龙政变,再度称帝。
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684年二月,继承皇帝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
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复位称帝。
武则天后的下一个皇帝是李显,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联合其他大臣,率领五百精兵进行兵谏。此时的武则天明白大局已定,只好同意让李显复位。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则天在唐朝基础上建立的是武周,她之后还是唐朝,由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我们的唐中宗李显是唐高宗的第七个儿子,同样也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在武则天病重的时候,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并且拥立唐中宗复辟。武则天的确是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