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演讲稿三分钟_寓言故事演讲稿三分钟内容
扫帚、簸箕和垃圾筒是三个形影不离得好朋友。可为了争谁的功劳大,却反目成仇,最后决定各干各的。
扫帚很快扫好了一堆垃圾,可不知扫到哪里去。这时才想到:要是有簸箕在就好了。簸箕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簸箕想捉住它,可是一阵风刮来,废纸越飞越高,却怎么也捉不住了。它想:扫帚在就好了。垃圾筒发现旁边有一堆垃圾,却不能把它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它想:扫帚和簸箕在就好了。
最后,他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于是他们又决定成为好朋友。从此,他们互相帮助,配合得非常好。
寓言演讲:疯狂恶狗想吃掉天鹅。
鸭子帮助天鹅和恶狗搏斗。
恶狗咬了猫。猫被狗传播了狂犬病。
得了狂犬病的猫和恶狗一起把鸭子杀死。
天鹅失去了鸭子的保护,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打狗队员过来把恶狗和猫一起打死。
理智的人类为了预防狂犬病,实现了禁狗令,不允许养狗。小鸟的生命再也不会被狗威胁了!
次非,楚国的勇士。《淮南子·应道训》作佽非。
蛟,古代传说蛟是龙属,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次非斩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最凶恶的敌人,进行突然袭击的紧要关头,只有不畏惧和退缩,要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才能转危为安。狭路相逢勇者胜。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知分》,《知分》了解、通晓生死的分量,面对厉害存亡就不会迷惑。
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勇士,一次,楚人次非来到吴国,他在宝剑之乡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把非常锋利的宝剑(干han遂,吴国地名,一作邗队,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吴国当时生产宝剑)。
楚人佽非带着自己爱不释手的宝剑,从吴国的干遂高高兴兴地返回楚国,在他回家的途中,坐船过长江的时候,当船行到大江的中心,突然看见有两条异常凶猛的恶蛟龙从水底窜出,来到船的左右两边,夹绕在船的两旁。
次非便问舟人(驾船的人、船上的水手),说:“你们曾见过有两蛟夹绕着船旁,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水手们都十分惊慌,吓得手足无措,声音颤抖着说:“没有见过。”
次非就捋起胳膊,挽上袖子,伸出臂膀,并且撩起衣服,从腰间拔出宝剑,说:“这蛟不过是江中一堆腐肉朽骨而已(意思是,两蛟必为自己所杀,而成为江里的臭肉烂骨头),如果丢掉我这心爱的宝剑给它,借以保存自己,抛弃宝剑来保全大家的性命,我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惜爱的呢?它们想要我所惜爱的宝剑,先问问这宝剑答不答应!”
于是就勇敢地纵身跳入江中去同恶蛟龙搏斗,终于把它们杀死,回到了船上。
全船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孔子听到这件事儿,说:“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意思是,好啊,不因为一些腐肉朽骨而丢弃宝剑的,大概说的就是次非吧)。
“次非斩蛟”这一典故,用来指无畏的勇士,或形容勇敢无畏的气概。
春秋时,楚国有一位勇士名叫次非。他在一个叫干遂的地方得到了一柄上好的宝剑。因为来之不易,次非珍爱异常,满心欢喜地踏上归程。
途中乘船过江。谁知船到江心,突然剧烈颠簸起来,次非还没搞清怎么一回事,只听得船夫惊恐地喊叫起来:
“不好了!不好了!蛟龙来了!”
次非向江中望去,只见两条蛟龙将船夹绕,它们不停地跳掷腾跃,江面上无风而起了巨浪,几乎要将船掀翻。
次非问船夫:“你见过两条蛟龙绕船,船上人可以活命的事吗?”
船夫已吓得发抖,回答说:“没,没有见过。”
一时间,恐惧攫住了船上所有的人,但谁也没有逃生的良策。这时,次非挺身站在船头,捋起袖子,拔出宝剑,大声说:“蛟龙不过是江中的腐肉朽骨,为什么不跟它拼呢?如果我舍弃宝剑而可以救活大家,那又有什么关系?”
次非说完,纵身跃入江中,挥剑刺向蛟龙。经过搏斗,终于斩杀了两条蛟龙。顿时,风平浪静,一船人都保全了性命。
次非杀死了蛟龙,又仗剑跃上了船头,大家都感谢他。次非说:“武士可以用仁义来说服,想用强力劫夺,办不到!感谢我手里这柄宝剑吧!”
《次非杀蛟》这个故事的告诉我们: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为着大众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