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50字左右_哲理故事50字带感悟
读了哲理故事,让人们明白,人生的许多哲理,需要一步步一点点的梳理
一个砍柴的在去砍柴的途中,遇到一个放牛的;两个人聊了起来,放牛的给砍柴的讲了很多放牛的经验和放牛过程中的趣事,砍柴的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两人道别;放牛的牵着吃饱了的牛回家了,砍柴的空着手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砍柴的,不要跟着放牛的混。
1、“荷塘效应”:季老先生种荷花,第4年才翩翩盛开。
季羡林先生在北大教书的时候,门前有一个池塘,空荡荡的,他就想在上面种点什么。有个人从湖北带回来几颗洪湖莲子,季老先生把坚硬的莲子锤开一点缝隙,丢进池塘里,期待着荷花冒尖。
第一年,什么动静都没有;又等一年,还是不见动静。季先生想,可能没有希望了。到第三年,突然看见有几片荷叶浮在水面上,虽然很单薄,但还是焕发了生机。等到第4年,那些荷叶开始往四周扩散,其中的一些荷叶窜出水面,迎风摇曳;那个夏天,荷花荷叶几乎覆盖了整个池塘,惹人惊叹。
经济学说的“荷塘效应”是30天,或者49天,就可以长满池塘。生活的艰难,就像季老先生亲自实践的那样,要等3年,才等到荷叶长出来,并在第4年的夏天占据满整个池塘。可见,现实生活比理论更加艰难,坚持就显得更为重要。
2、生命中有一种惊人的力量,人的持之以恒,可以激活这种力量。
季羡林先生说:“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万事万物,包括人,只要有生命的东西,都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爆发,需要漫长的等待和孕育。
荷花的种子,在水底的淤泥中孕育3年后,才冒出几片弱小的荷叶;又继续孕育一年,才蔓延半个池塘;最后仅仅在几天之间,就长满了整个池塘。生命的力量,在开始的时候,非常缓慢,但是这种缓慢,迟早会带来一个加速度,到最后迅速扩展开来,让人惊叹!
3、《易经》的六爻变化规律,与之吻合。
《易经》的六爻变化规律是:“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
万事万物,在刚开始的时候,发展都很艰难,“初难知”,就像荷花的种子在水中孕育三年一样,其中的过程,有谁会知道呢?
“二多誉”,第四年荷叶刚冒出水面的时候,看见的人心中很欢喜,因为带来了希望,美誉自然不少。
对于荷花而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进展,后面还需要继续在淤泥中生长,蔓延,又历经一冬的厚积薄发,才在第4年的夏天,迎来“五多功”的荷叶翩翩。荷花盛开,清风怡人,惹人怜爱,这个时候大家都来欣赏荷花,即是“上易知”。
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能记住这条规律,那么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阻碍,都可以有耐心和恒心坚持下去。一开始的艰难,到最后的成功,中间需要付出很多别人看不见的努力。
生命中就是有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一个人只要把它激发出来,坚持下去,就可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荷塘效应
假设池塘里有一片荷叶,
一天后新长出两片,
二天后新长出四片,
三天后新长出八片,
可能一直到第47天,
池塘里依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有荷叶。
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到第48天荷叶就掩盖了半个池塘,
又过了仅仅一天,
荷叶就掩盖了整个池塘。
荷塘效应也是幂次定律、复利效应等的最佳体现,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质变,
但我们应该知道,
只要坚持下去,
质变一定会越来越近,
即使今天还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