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被宰前开口说话吓坏当地居民
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
因为“鸡”与“吉”两者的音相似,寓意着吉祥如意。那么为什么必须要宰公鸡,母鸡就不可以呢?其实深究起来就会明白,在以男子为主导的父系社会时代,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男子为大的观点,认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自然也就要宰一只公鸡了,而且公鸡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显着气派。除夕这天宰好炖熟的公鸡要在除夕盛宴上登场,而且是整只鸡盘在一个碟子里摆放在宴席桌子中间位置。但注意鸡必须是完整的一只鸡,不能将其切成鸡块,这样才有大吉大利的好兆头。
腊月二十七还要干什么
每到腊月二十七这一天,按照我国传统习俗,需要洗澡、洗衣,将过去一年的霉气全部去除干净,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这天除了要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还需要采购春节期间需要使用到的物品,如牛肉、羊肉、春联、鞭炮、蜡烛等,都需要提前准备齐全。
顺口溜:
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堂倌粘;
腊月二十四,轻度需吃素;
腊月二十五,吃鱼为大补;
腊月二十六,备年炖大肉;
腊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鸡;
腊月二十八,馒头白面发;
腊月二十九,顺心多吃藕;
腊月三十过大年,大盘饺子庆团圆。
年味是什么,不外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忙忙碌碌、热气腾腾,客厅里,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哪怕窗外寒风冷冽,照样可以温暖人心。年,就这样带着色、香、味、声,定格在我们的美好记忆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去买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耍一宿,大年初一喜迎头。春节快乐,恭贺新年,大吉大利发大财。过新年,穿新衣,姑娘带花,小子放炮。
贴春联,剪窗花,人人都是笑哈哈。春节习俗说一说,中华民族更幸福!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关于宰公鸡的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关于二十七宰公鸡的来历
传说之中,鸡是天上的天官,一年之中总是在为人们报时,是一个能够给人们带来吉运的祥物。杀鸡是为了能够使鸡官在这一天回到天庭休息,并且向玉帝禀报见闻,述职。同时还有一层的寓意是取的其中的谐音字,鸡是能够谐音吉祥的吉字,能够具有大吉大利,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在这一天杀鸡就是希望能够收获到来年吉祥的运势。
关于二十七宰公鸡的顺口溜其实是一首春节童谣,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和大人一起读》里边就有这首童谣,这首童谣的内容如下: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整首童谣非常的有趣味性,而且吧,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一初二的很多民间习俗都记录在里边了。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猪肉,二十七,宰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