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七夕的古诗_描写七夕的古诗小学生
关于十首七夕诗词有:
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2.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出自唐代王建的《七夕曲》
3.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出自宋代杨朴的《七夕》
4.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他乡七夕》
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马嵬·其二》
有很多。
七夕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乞巧节,因传说牛郎织女在这天相会而得名。
以下是一首著名的:天上牵牛星,人间织女星。
乘凉赏月景,人在画中行。
七夕鹊桥会,银河两岸流。
琼楼玉宇静,两情相对投。
此为诗词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夕临近,让我写首古诗。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银河之上,爱意绵绵。
牵手相伴,幸福永远。
七夕之夜,星光闪烁。
浪漫的神话,心中留念。
愿天上人间,情意相连。
五彩的七夕,美好的时光。
祝福牛郎织女,永远幸福安康。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翻译:
在未曾相会的时候,牵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样,据我替他设想,须要邀请织女星来,弄那织棉的金梭子。年年的赐给人问的许多巧,却不知道人间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注释
⑴牵牛:星名,在银河之西,俗称牛郎,一名河鼓,又名黄姑。大概以李牛三星像牛头角、感之形,名之牵牛。若何:怎么样。
⑵“织女”句:织女,在银河东,织女四星像梭形,名之织女。织女传说为天帝之女,又叫她天孙,会纺织,韩愈待“天孙为织云锦裳”。传说天孙同牛郎结婚,婚后被罚分居银河两岸,只许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给他们架桥,使他们相会一次。金梭,梭子的美称。
⑶“年年”句:因织女会纺织,古代女子便于七夕焚香陈瓜果,祝贺她夫妇聚合,又向她乞求智慧,民间有穿七孔针之戏。乞与,赐给。
⑷不道:没有科到。
《七夕》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商隐对亡妻的深切怀恋之情。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先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再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全诗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全诗原文如下: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白话文释义: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意思是: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七夕》这首诗通过对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难得的欢欣聚会的沉吟咏叹,表现了诗人对世间处于长久离别中的男女的深切同情,并传达了对他们能早日团聚的美好祝福。
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其中,第三句的“争将”一词写出与亡妻天人阻隔、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显现人间死别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会,明显地表达出悼亡之情。
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怀,诗意在诗人的想象中奔驰,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