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几个儿子_曹操几个儿子大小顺序
1、曹操有25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棘、曹徽、曹茂。
2、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曹操有25个儿子,以年龄排序分别为:曹丕、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
曹操这一生中儿子众多,据正史资料记载,曹操总共有25个儿子外加三位养子,曹操的25个儿子分别是曹昂、曹丕、曹植、曹彰、曹熊、曹铄、曹冲等,不过其中有些儿子英年早逝或者随父出征战败而死。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据,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环夫人,著名神童曹冲胞弟。
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与环夫人之子,邓哀王曹冲同母兄弟。
曹衮(?―235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
曹干(215年—261年9月14日),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五子,母为妾室陈氏。三岁丧母,曹操命王夫人抚养。五岁时父亲曹操去世,临终时将其托付于曹丕抚养。
景元二年(261年)薨。子女不详。
曹彪(195年—251年),字朱虎,三国时期曹魏皇族,魏武帝曹操之子。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222年,升为弋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224年,改封寿春县。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徙封地在白马。232年,改封楚王。嘉平三年(251年),因与王凌密谋废帝事败,被赐死,享年五十七岁。
曹茂,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地位最卑微的儿子,魏明帝曹睿时期被册封为聊城王,齐王曹芳时期被徙封为乐陵王。
曹徽(?—243年),字子隽,其母宋姬,建安21年(公元216年)封历城侯,后封庐江王、寿张王、东平王。
曹操一生中最后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是曹丕,第二个儿子是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