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吗_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吗为什么
不是,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距今有2500多年了,是我国古代的第一本成系统的兵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本确立。《三十六计》是明清之际出现的,据考证是反清复明的洪门帮派编纂的,也有人认为是檀道济编撰的。是总结了历史上的计策,加以提炼而成的,是对《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古代兵法及历史事件等计策的创新与发展,它的可操作性比较强。从谋略原理的层面来说,二者是有传承关系的。
《三十六计》不是出自《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成在明清时期,是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思想总结而成;《孙子兵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虽然《三十六计》中部分计谋脱胎于《孙子兵法》,但二者并不是同一本书。
这两本书一点关系都没有,要非说有点什么关系,顶多就是三十六计作为后诞生的一部兵书,里面引用了孙子兵法几句话就这么回事。
1、在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孙子兵法是跟三十六计并列的军事奇书,但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讲的是计谋,而孙子兵法则讲的是计算,他无时无刻不在计算,算各种概率和可能,让你尽可能多地掌握战场上的优势。这是道和术的区别,层次也和境界也不一样。说白了三十六计是搞小聪明的书,而孙子兵法则是讲得如何实力致胜。
2、孙子兵法讲五事七计,五事叫做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孰就是孰能。意思也就是说敌我对比到底如何,谁更占理,谁更有能力,谁更占优势,谁更有纪律,谁的人更多,操练更熟练,赏罚更分明。让你比较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