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故事50字_强国的经典故事
关于强国主题的儿童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航天英雄:杨利伟》:讲述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故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探索精神。
《南开先生:李正名》: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的事迹,他是一位有机的化学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英雄刘胡兰》:讲述了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她在革命战争中表现出色,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之一。这个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
这些儿童故事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正能量,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这些故事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和现实,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英雄的台儿庄人民》
《杨靖宇临危不惧》
《海外赤子回国抗日》
《徐悲鸿卖画》
《李四光要回祖国,不要美金》
1942年,卞德培在上海中法中学读书,正值抗战时期,不断恶化的环境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8岁染上了肺结核,使卞德培升大学的梦想像瘪了的皮球,再也鼓不起来了。1945年7月,高中毕业后,几经周折,进了上海法商东方汇理银行当练习生。
银行的工作不算紧张,但生活的担子并不轻松,在此后的好几年时间里,他一直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物价一天数跳,币值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垂直下落,使他备感生活的艰难。尽管这样,他仍节衣缩食,从不多的工资中挪点儿钱出来,买些最喜欢的天文书。
被星空魅力吸引着的他,希望别人也能分享宇宙之美,于是走上了天文普及之路。1946年,他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科普知识小品,介绍日月食的原理和现象。接着,又大胆地写了第一本书,5万字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的殖民地》,讲的是一个假想的飞往月球的故事。
2、王选1976年夏,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压缩倍数达到500∶1)和高速复原方法。
率先设计了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使汉字字形复原速度达到700字/秒的领先水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描述笔画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小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
3、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4、钱学森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与建设,受到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他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5、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1948年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了发展国防科研事业,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他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