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的名人故事_尊师重道的名人故事20字
孔子拜老子为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张良拜师。张良年轻时曾计划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在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老翁让张良5天后黎明时分再来桥上,张良按老翁指示的时间来到桥上时,老翁已经早早地等在那里,老翁给张良留下了"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的教训
程门立雪。
有个年青小伙,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但上进好学。有一天,他对一个问题感到困惑不解,想到去问一个学者,时值冬日,大雪纷飞,他到了学者家门前,学者已休息,他安静地站在门前,直到学者睡醒,得到答案才开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