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怎么死的_上官婉儿最后怎么样了
上官婉儿在唐玄宗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中,被李隆基下令杀掉。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唐中宗李显性格懦弱,朝政都把握在韦皇后手中,李隆基在李显去世后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政变,铲除了韦氏势力,上官婉儿也在政变中被杀,然后被葬于雍州咸阳县。
近些年因武则天这个大IP的火爆,上官婉儿的才情和美貌也在各电视剧中被反复演绎,这个凭借才气被武则天赏识,从宫廷内官底层逆袭成历史上罕见的女宰相的女子,一生做过武则天得力的助手、唐中宗宠爱的妃子,满腹才华足可以称量天下,并被誉为“巾帼宰相”,就是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却深陷权力的争斗中,最后落得被斩首的下场。上官婉儿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女皇的贴身秘书 实际的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母亲郑氏怀她的时候,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里一个神仙给了她一杆秤说,你这个孩子将来能够丈量天下。郑氏对这个梦颇为不解,量天下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我这孩子将来能有经天纬地之才、治理天下之志?那要如此说来,怀的定是个男孩。
没想到生下来后却是个女孩,而这个女孩却非常的聪明,五岁能作诗,十岁能背诵唐律。更为关键的是,婉儿从小便跟母亲在大唐的掖庭充当宫女,有一个有宫女的母亲,上官婉儿是如何炼成这一身才华的呢?
关键之一是基因好。
上官婉儿出身不一般,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宰相,上官仪任宰相之时,正逢武则天政治野心显露之时,久而久之,李治对自己的老婆心生不满,有了废掉武则天的想法,但是废后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想来想去想个法子,就是朝里的大臣上奏奏折,提出武后结交朝臣、后宫干政,没做到母仪天下、为后不端,然后借机废后。这个上奏的大臣就选中了上官仪,当然上官仪当时也对武则天确实不满,再则皇帝令其写奏折也不敢违抗旨意。
始料未及,朝廷里都是武则天的党羽,包括唐高宗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是武则天的人,所以唐高宗的一举一动都在武则天眼皮子底下,获悉唐高宗要废了自己,武则天当即如母老虎般奔到皇帝寝宫,发现唐高宗的桌案上正好摆着上官仪拟定的废后奏折,愤怒之下把奏折撕个粉碎,唐高宗李治是个软骨头、怕老婆,面对武则天的不依不饶,便一推六二五把责任推到拟定奏折的上官仪头上。
毋庸置疑,上官仪必死无疑,武则天找了个借口,以叛国罪把上官仪及其儿子上官庭芝全给杀了,上官仪的儿媳妇也就是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带着上官婉儿到掖庭宫为奴,掖庭宫主要是罪臣家属为奴的地方。
这个时候,祖父、父亲都没了,婉儿的教育从哪儿来?这主要归功于母亲郑氏对她的教育做的很好。所以关键之二是母亲教育的好。
一身才华的上官婉儿被武则天赏识,13岁被武则天封为才人。不过,一直到武则天登基之前,职位一直是才人。直到女皇登基才她升为内舍人,品阶相当于正五品面职位不高但是实际
是被李隆基斩杀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她的家族虽然是被武则天下令诛杀的,但她最后却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女官,为其掌管宫中制诰二十七年,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尽心竭力,还有“巾帼宰相”的称呼。
后来武则天年事已高,被迫让出了皇位,上官婉儿利用高超的政治手段,得到了新任的皇帝李显的信任,被晋升为昭容,继续以皇妃的身份处理政务。
上官婉儿在唐中宗时期很受皇帝和皇后的信任,上官婉儿上书皇帝,请求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推广文化。她本人也擅长写诗,且诗句优美,常被人们传诵唱和。上官婉儿是藏书大家,曾藏书万余卷,可见其文化修养之高。
唐中宗李显性格懦弱,朝政都把握在韦皇后手中,李隆基在李显去世后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政变,铲除了韦氏势力,上官婉儿也在政变中被杀,然后被葬于雍州咸阳县。
是的。
政治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李隆基根本没告诉太平公主,先斩后奏私自杀死了上官婉儿,因为李隆基很明确,日后自己要掌大权,必然要跟姑姑太平公主作对,而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身边得力的助手,于是借着乱先把上官婉儿杀害,进而削弱太平公主的势力。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更多是为了跟太平公主争夺权力,果不其然,太平公主控制了局面之后,一看上官婉儿死了,李隆基将其归咎为乱军之中刀枪不长眼所致,太平公主提出厚葬上官婉儿,并把上官婉儿写的32首诗整理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