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孝心故事有哪些_感人的孝心故事有哪些作文
列举几个孝顺父母的经典故事:
1. 仲由负米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2. 黄香温席
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父亲非常孝顺。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扇凉;在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把被窝暖热,再让父亲睡。
3.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子女对父母的深厚敬爱与孝顺之情。
孝顺父母的故事有很多的,比方说常听到的有 卧冰求鲤、子路负米、黄香温席、鹿乳奉亲、啮指痛心,哭竹生笋等等这些经典故事。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从小老人就讲关于孝道的故事,比较著名的有,《王小冰鱼》讲的 是王小母亲在冬天想吃鱼,王小就用自己的身体在冰上冰鱼。在我国流传较广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
当时感动了众人,后母也幡然悔悟,从此后三子平等对待,一家人和睦相处,以贤孝著称。 这就是闵损芦衣的故事,愿也能感动你我,让孝悌之风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