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资料和历史故事_关于长城的历史资料及故事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为了防御外敌入侵而修建的一道巨大的防线。
以下是长城的故事和资料: 1. 建造背景:长城的建造始于公元前7世纪,最早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建的。后来,随着中国统一的发展,长城逐渐成为一道重要的边防工事。2. 建造过程:长城的修建历经了几个朝代,不同的朝代都有参与修建的贡献。最早的长城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秦国的疆土。而后,汉朝修建了一万多里的长城,形成了现在的基本形态。明朝时期,长城得到了进一步的修建和加固,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事。 3. 长城的功能: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工事,还具有交通和军事的功能。长城上有许多烽火台和信号塔,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报警。此外,长城也是中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4. 长城的规模:中国的长城总长度约为21,196.1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物之一。长城的宽度和高度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墙体厚度约为5-8米,高度约为6-14米。 5. 长城的保护与修复:长城经历了数千年的
长城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下面是一些关于长城的故事和资料:
建造目的:长城最初是为了保护中国免受外族入侵而建造的。它起源于战国时期,但真正大规模修建始于秦朝。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全。
建造历史:长城的修建历时几个世纪,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扩建和修复。最著名的是明朝时期的修建,明长城是现今最为完整的部分。长城的修建采用了各种材料,包括石头、土坯、木材和砖石等。
长城的长度:长城的总长度约为21,196公里(13,171英里),横跨中国北方的山脉、平原和沙漠地带。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物之一。
长城的景点:长城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附近的八达岭和秦皇岛的山海关。这些地方吸引了大量游客,提供了壮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军事防御技术的杰出成就。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有:
1、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 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2、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