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推荐 > 正文内容

王羲之的故事入木三分_王羲之的故事入木三分500字

toied1个月前 (08-11)故事推荐1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引得刻者连连惊叹:“竟入木三分!”

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典故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板,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书断》


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他七岁就表现出擅长书法,十二岁时,他看见在父亲枕下放着《笔说》,就偷着拿来读。父亲问:“你为什么要偷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说:“你看的是用笔之法。”


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保守秘密,就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就教你。”王羲之跪了下来说:“现在就学吧,长大再学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天赋和才华了。”父亲听了很高兴,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不出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另一位了不起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得知此事,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学过了用笔之法,最近看他的作品,就蕴含了几分老成的智慧。”接着她流下眼泪,“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后来有一次,晋明帝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大家都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厚。

有一次,王羲之去北郊祭祀。他将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

相关文章

故事新编作文四年级_故事新编作文四年级400字

1.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2.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3.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4.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

八月十五的传说简短_八月十五的节日传说

这个问题可以说一般是准的。俗话说8月l5云遮月,大年三十下大雪是对的,但只能说有可能而不是绝对。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很多的人和事都会在发展中变化而变化。何况老天爷了。就现在...

拔苗助长的意思_拔苗助长的意思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意思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宋...

亲情的故事150字_亲情的故事100字

三国时,吴国天文、历史学家陆绩,在6岁时去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来招待她,可陆绩虽小却不贪吃,而是怀揣三个橘子。当她要辞谢回家时,橘子掉了出来,袁术有些奇怪得问她:“你来做客,怎么还把橘子拿走呢?”陆绩...

灵异鬼故事大全txt下载_灵异鬼故事大全百度云

是不是每晚一个诡异故事主角是报社记者他的朋友是无业游民但是朋友遇到很过奇异的事情每晚只讲一个给主角 怎么说我也在网文界混了好几年了,各大网站几乎都混过一圈。个人觉得如果你想长期发展的话可以去17k!...

中国古代人物故事_中国古代人物故事读后感30字左右

中国古代人物故事_中国古代人物故事读后感30字左右

1、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