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推荐 > 正文内容

尼龙是谁发明的_尼龙是谁发明的选择题

toied1个月前 (08-11)故事推荐1

答:卡罗瑟斯

美国有机化学家。1896年4月27日生于爱荷华州伯灵顿,1937年4月29日卒于费城。1924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该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28年应聘在美国杜邦公司设于威尔明顿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机化学研究。他主持了一系列用聚合方法获得高分子量物质的研究。首先合成了氯丁二烯及其聚合物,为氯丁橡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1935年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原料制得聚合物。由于这两个组分中均含有6个碳原子,当时称为聚合物66。他又将这一聚合物熔融后经注射针压出,在张力下拉伸为纤维。这种纤维即聚己内酰胺己二胺纤维,1939年实现工业化后定名为耐纶,又称尼龙,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

尼龙(英语Nylon)是一种人造的多聚物。1935年2月28日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在美国威尔明顿发明了这种塑料。1938年尼龙正式上市,最早的尼龙制品是尼龙制的牙刷的刷子(1938年2月24日开始出售)和妇女穿的尼龙袜(1940年5月15日上市)。今天,尼龙纤维是多种人造纤维的原材料。硬的尼龙被用在建筑业中。

尼龙(英语Nylon)是一种人造的多聚物。1935年2月28日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在美国威尔明顿发明了这种塑料。1938年尼龙正式上市,最早的尼龙制品是尼龙制的牙刷的刷子(1938年2月24日开始出售)和妇女穿的尼龙袜(1940年5月15日上市)。今天,尼龙纤维是多种人造纤维的原材料。硬的尼龙被用在建筑业中。

尼龙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

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存在的意义】 尼龙的合成奠定了合成纤维工业的基础,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用这种纤维织成的尼龙丝袜既透明又比丝袜耐穿,1939年10目24日杜邦公在总部所在地公开销售尼龙丝长袜时引起轰动,被视为珍奇之物争相抢购,人们曾用“象蛛丝一样细,象钢丝一样强,象绢丝一样美”的词句来赞誉这种纤维,到1940年5月尼龙纤维织品的销售遍及美国各地。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5年,尼龙工业被转向制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军服等军工产品。由于尼龙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非常迅速,尼龙的各种产品从丝袜、衣着到地毯,渔网等,以难以计数的方式出现,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

尼龙的发明者是美国有机化学家华莱士.卡罗瑟斯。

尼龙是合成纤维,由于尼龙这种材料强度大,韧性好,价格便宜,在工业,农业,交通,生活各个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缺点是透气性差,易燃。

龙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合成纤维,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绚丽多彩了。

相关文章

二十四孝原文及译文_二十四孝原文诗词

全文如下:第一行孝是舜帝,南山耕田奉双亲,二十四孝在第一,因而得做帝王身。第二行孝是木莲,木莲就母往西方,观音娘娘来点化,阴司救母还阳转。第三行孝是匡胤,有忠有孝有德行,足行千裏送母亲,因孝得做帝王身...

幼儿园中班故事100_幼儿园中班故事大全

小熊和熊妈妈一直在森林里的小木屋幸福的生活着。  一天,熊妈妈生病了,没法走很远,可是家里的大米吃完了。怎么办呢?小熊自告奋勇去市场买袋米回来。  小熊来到市场上的大象米店买了一包大米,也没认真查看就...

睡前故事2019_睡前故事20分钟

最长的睡前故事第一篇-一只家犬的临终告白的故事当我还是一只小狗的时候,我的顽皮滑稽为你带来快乐,你把我视为你最好的朋友,甚至把我唤做你的孩子。就算我调皮捣蛋,你也会对着我摇摇手指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

雨后的故事动态图全图_雨后故事的图片

这个动态图是吧? http://www.mm21.cn/UpFiles/Article/201108/2011081923003135655.gif (如还有不明,欢迎追问!该回答对您有帮助的话,请“...

宝葫芦的秘密故事全文_宝葫芦的秘密故事全文,图书

李四是一个喜欢远足的人,什么地方,他都想去一遍。这天他来到大海边。他太喜欢这大海、这沙滩、这海浪,还有海风吹过他的额头。于是他一跃,跳到海里去海里游泳了。它在海里游啊游,竟然游到了海的中间。但是他头扎...

奇葩是什么_免疫奇葩是什么

奇葩是汉语中本有其词,指珍奇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是地道的褒义词。如今广为流行的“奇葩”,则来源于网络,常用来比喻某人某事或某物十分离奇古怪,世上少有,常人不可理解,含有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