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预言难过猪鼠年_刘伯温说鼠年灾难
原文: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
解:说的是钱财,笨想也不可能是大家理解的那个,毕竟富者各方面的资源不是穷者可比的……
原文:大狮吼如雷,胜过悼猛虎,犀牛现出尾,平地遇猛若……
解:这句是说,这个人手段不是一般的可怕,只要发现弱点,一招致命……
原文:上管三尺日,夜无盗贼难……
解:是说执法严明,无人敢做恶……
原文:钱财是个宝,看破用不了,果然是个宝,地下裂不倒,七人一路走,引诱进了口,三点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个个平安……
解:此人从多方位正反面的反复多次的劝导人们理解钱财存在的意义,不要被金钱所迷惑,最后大家也都懂了过上了平安幸福快乐的日子……
这是民间的传说,不可以尽信。
据说辅助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第一谋士刘伯温,突然有一天听到了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童谣,这就让他开始飘了。
对历史公认智慧代表诸葛亮,刘伯温一向是既敬又妒的,在听到了这首明摆着是夸自己的童谣后,刘伯温心血来潮,就想着去挖挖诸葛亮的墓,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结果墓挖不到一半,刘伯温就发现了两块石碑。上面写着:“吾到无人到,只有伯温到”、“吾知后世刘伯温,汝知后世有何人?”刘伯温知道诸葛亮早已预料到自己会来挖墓,深感能力不及诸葛亮的刘伯温,只好赶快修缮了墓穴,恭恭敬敬地退出了诸葛亮墓地。
这事流传得很广,也很玄乎,但不可全信
先不论刘伯温有没有去过汉中定军山(诸葛亮葬在了定军山),单就那几句碑文就不符合三国时期的文笔。这几句近乎民歌谚语的碑文,比较适合朱元璋这一类认字不多、出身低微的民众,而不适合诸葛亮、刘伯温这样名声显著的文学家,诸葛亮不会这样写,刘伯温也不会这样读。
再者,如果诸葛亮真能算出千百年后的事,为什么就算不出自己和蜀汉的命运呢?真要强行解释为“天命”的话,可“天命”本来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若是天命可改,那不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若是天命不可改,那朱元璋不是坐在家里就能做皇帝啦!
诸葛亮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只能靠罗贯中在戏说方面给他圆回点面子,把他只能“三分”而不能“一统”归结为那虚无缥缈的“天命论”。所以,在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出现之前,“诸葛亮预言刘伯温挖墓”一事只能作为一个故事来看,而不能当做历史来读。
诸葛亮真的算出一千年后会有一位济世人才刘伯温,这个是刘伯温不服自己低于诸葛亮,挖诸葛亮的坟墓看到的碑文。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辅佐刘备的丞相,通过《三国演义》我们对诸葛亮有了很多了解,他不仅文学很有造诣,军事方面才能卓越,更是有神机妙算的本事,用尽一生为刘备打拼。历史上还有一个具有博学多才,通晓周易的人才,他就是刘伯温,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统一中原,并且为朱元璋献计献策,大家都说刘伯温是孔明转世,可见刘伯温的才能非常的卓越,他自己认为自己神机妙算的本领超过了诸葛亮,而且诸葛亮用尽一生也就是三国鼎立,他却帮助朱元璋统一了中原。
刘伯温为了证实自己比诸葛亮强,特地派人找到了诸葛亮的墓地,决定挖坟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在诸葛亮坟墓前他看到了五个大字"吾知无人来",刘伯温看到后笑了,觉得诸葛亮不过如此,再往前走他又看到五个大字,于是立刻下跪叩拜,只见上面写着"只有伯温来",刘伯温知道是自己太狂妄自大了,诸葛亮不仅算到了将来会有刘伯温而且也算到了他会来到他的坟墓。刘伯温却没有算出他之后还会有什么重要人物出现。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伯温都拥有着超常的本领,在他们的辅佐下给我们呈现了多彩的历史,同时也让我们后人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