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的端午节三首_屈原,端午节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中有关于端午的描写:
“三月不知肉味,我思乡之情也;五月潜龙勿用,我独泪下而舞也。”
“端午”二字并未出现在诗中,但“五月潜龙勿用”是指端午节,屈原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此外,屈原还有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叫做《天问》:
“何时宴乎沧浪?中流击楫,时哉时乎!端午之日,气蒸云梦泽。”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时节的景象,气温高,云雾缭绕,人们在江中划船游玩。
屈原写了《离骚》、《天问》、《九章》、《天文》等作品,其中并没有明确描写端午节的诗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屈原被视为端午节的重要文化符号,因为传说他在离开世界前,曾在今天的端午节自杀,成为端午节的起源之一。
屈原写的诗句有多篇,其中包括《九章·涉江》、《九章·抽思》、《离骚》等。例如,《九章·涉江》中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离骚》中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等。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都是用来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憎恨。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首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于深沉和悲痛之间悼念了伟大诗人屈原。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宋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都字字血泪,句句哀鸣,表达出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与端午节相关的诗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离骚》和《九章》等。此外,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有不少与端午节相关的诗句,如《屈原塔》、《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浣溪沙 端午》等。
1、午日观竞渡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端午日赐衣
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您好,《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中有关于端午的描写:
“三月不知肉味,我思乡之情也;五月潜龙勿用,我独泪下而舞也。”
“端午”二字并未出现在诗中,但“五月潜龙勿用”是指端午节,屈原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此外,屈原还有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叫做《天问》:
“何时宴乎沧浪?中流击楫,时哉时乎!端午之日,气蒸云梦泽。”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时节的景象,气温高,云雾缭绕,人们在江中划船游玩。
《端午日》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这个我知道。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