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推荐 > 正文内容

读书事例_读书事例30字左右

toied1个月前 (08-11)故事推荐1

除了“匡衡凿壁借光读书”,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比如:汉代孙敬的“悬梁刺股”,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焚膏继晷”,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画家郑板桥的“勤能补拙”等等。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相关文章

让太阳长上翅膀读后感_《让太阳长上翅膀》读后感

童年,总是快乐的,偶尔也有点寂寞。寂寞时,书也许是我最好的精神爱抚者。当我第一次阅读《让太阳长上翅膀》这本诗集时,就被她那鲜活的诗句和深深的母爱吸引住了。这本书里的每一首诗,就像一曲曲充满幻想的交响乐...

牙齿有几颗_牙齿有几颗松动是什么原因

正常牙齿在临床上一般在28颗到32颗之间。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智齿有可能会随着人类的进化发生退化,所以有可能大多数人智齿发生退化的情况下,牙齿的个数在28颗。也有的人智齿有的没有发生退化,存在的牙齿个...

二十四孝原文及译文_二十四孝原文诗词

全文如下:第一行孝是舜帝,南山耕田奉双亲,二十四孝在第一,因而得做帝王身。第二行孝是木莲,木莲就母往西方,观音娘娘来点化,阴司救母还阳转。第三行孝是匡胤,有忠有孝有德行,足行千裏送母亲,因孝得做帝王身...

笔仙_笔仙惊魂3

1、笔仙是一种招灵游戏,通过笔来和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笔仙的生物交流。笔仙,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同时,笔仙也是一部恐怖电影和恐怖小说的名称。2、“笔仙”电影名,是由韩国导演安炳基导演的一部恐怖片。影片讲述...

bl什么意思_bl什么意思网络用词

bl就是耽美在80年代后期引入的潮流词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同性恋”,bl多是实际并不存在,多数只存在于人们的臆想中的概念。专指“兄弟恋”,必须达到符合美型的美满的两重标准。bl流传入中国,首先是在...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免费阅读_成语故事大全100篇免费阅读下载

抱头鼠窜,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小题大做,自相矛盾,鸡犬不宁。这八篇故事虽然简短,但是寓意深刻,能够让幼儿们从中学习到做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例如,故事“狐假虎威”告诉孩子们不要欺负弱...